-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期刊栏[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数据库[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方[10/30]
机载设备专业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培养探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装备教学在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和飞行指挥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如何提高教员的装备教学能力,很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2,3]以新时期中央军委的军事
装备教学在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和飞行指挥类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如何提高教员的装备教学能力,很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2,3]以新时期中央军委的军事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提高院校育人质量和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为目标,探索科学合理的航空机载设备专业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培养方案,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
1 改革的内涵特征
美国空权理论先驱威廉·米切尔认为:“人和飞机必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一个整体进行活动才能构成空中力量。选择和训练飞行员与维护飞机的人员是最重要的问题。”[4]所以,从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与空中作战样式的改变来说,要求航理教员能够像飞行员一样熟悉自己的装备使用,了解航空装备的研发维护和保障,为即将振翅高飞的海空雄鹰铸就丰满的羽翼。
海军航空大学机载设备教研室教员都承担着机载设备的教学任务,如飞行控制设备、飞机仪表设备、飞机氧气设备以及飞机电气设备,教研室老同志普遍对部队装备比较熟悉,但是年轻同志,特别是应届毕业刚进教研室参加工作的新同志,对装备的熟悉有待加强;教研室对装备教学技能岗位练兵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和严格的考核标准,以前传帮带的年轻教员装备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效率较低,为了保证教员的装备教学质量,亟需开展航空特设专业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培养及考核模式研究。
为此充分利用附近友邻单位装备、地缘、人缘的优势,使教研室所有同志的装备教学水平跟上部队装备的发展,使新同志能够尽快熟悉装备,并掌握装备教学的基本技能,开展机载设备教研室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岗位练兵与分级考核的研究,提高教员的装备教学能力。
2 改革的设计理念和目标
随着航空兵部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建设的深人推进,航空大学作为航空兵部队的培训机构,承担着光荣的任务和使命。提高训练质量,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员。这既是抓好人才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教育训练质量的重中之重。理论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的需求。航空大学的教育训练应当立足岗位任职需要,进行岗位指向性任职能力培养,使训练内容和组训方式贴近部队实际岗位,努力减小院校教育与部队需求间的差距,保证毕业学员分配部队经较短时间见习就能胜任本职工作。所以,需要建设一支“双师一员”型(讲师+工程师+指挥员)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真正做到“拿起书本能讲课,挽起袖子能操作,面对学员能指挥”,这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关键。[5]
围绕提升教员装备教学能力,探索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岗位练兵与分级考核方案,实现教员装备实践教学从单型到多型、从会操到精训、从操作训练到维修训练的转型升级。着实提升教员装备教学技能,为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提供保证。为了规范机载设备教研室装备教学工作,根据相关规则,结合机载设备教研室装备教学工作实际,以典型飞机的特设装备为例,进行装备教学技能岗位练兵和分级考核。提出能够提高机载设备教员装备教学技能的岗位练兵方案,确定装备教学技能岗位分级考核的标准,既可以为专业教研室教员的装备教学技能岗位练兵和分级考核提供参考,又可以为基层部队机务人员的培训、晋级等情况下的业务考核提供参考。
3 改革的基本实施程序
课题组多次到机场调研,了解部队官兵的装备维护训练规程,以及新干部的培训方案,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员装备教学技能的需求,形成该改革课题的实施方案和程序,首先拟定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岗位分级考核方案,按照实际工作,设计装备教学技能培养方案,细化培训的具体内容;其次,确定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岗位分级考核标准,按照各个分系统操作维护所要达到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制定考核标准;再组织教员装备教学技能训练与实施,按照所提出的分级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安排教研室年轻教员到部队进行实际验证,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并制定了考核题库。
先以典型飞机特设维护为例,将特设教员装备教学技能岗位考核标准进行分级。分别为:初级,要求掌握设备结构、组成,安装位置及拆装、通用维护技能;中级,要求掌握设备原理、外部检查、通电检查,定期检修,会讲解示范;高级,要求能完成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部分疑难故障分析。考核方法:理论和实操结合。再制定考核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文章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网址: http://www.hkdlxbzz.cn/qikandaodu/2020/111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