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期刊栏[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数据库[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方[10/30]
浅析RFID技术在航空救生衣维护管理的应用及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前言 RFID是英语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无线射频识别。 它是利用射频信号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实现目标物体自动识别并得到有关数据的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这种
前言
RFID是英语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翻译成汉语是无线射频识别。 它是利用射频信号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实现目标物体自动识别并得到有关数据的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最广泛最为人熟知的应用就是超市防盗系统,商品上的那种带有芯片的标签就是RFID标签。随着RFID技术发展的日趋完善,各大飞机制造厂商及部件制造厂商将其运用到了部件监控维护及管理中。本文主要介绍RFID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在救生衣维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在航空维修其他领域内的应用进行展望。
1 RFID技术
1.1 RFID技术起源
RFID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雷达技术不断发展改进并投入战场应用,间接催生了RFID技术诞生。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了“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经过20世纪50-70年代的研究探索,到了80年代,RFID技术正式投入商业应用,涌现了各种大规模的应用;90年代RFID产品进入人们的实际生活。进入21世纪,RFID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开发人员日益关注技术标准化、集成化的问题,伴随有源、无源、半无源标签技术的应用,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行业整体规模不断壮大。
1.2 RFID原理
无线射频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自动识别。通过应用软件发出指令,射频识别设备接收到指令后发射出某一特定频率无线电波,当射频标签进入了识别设备生成的感应磁场范围内,接收到识别设备发出的无线电波,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流产生能量,标签内的芯片被唤醒后进入工作状态发送出存储识别信息,信息被识别设备获取并解码传输至应用软件进行后台数据处理工作。
1.3 RFID系统
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射频识别设备、射频标签和应用软件组成。射频标签作为识别信息载体,主要由天线和芯片构成,通过背后的黏合剂附着在需要识别的目标对象上,每个标签自身带有独一无二的电子编码,确保识别结果的唯一性。射频读写识别设备是标签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主要负责识别目标对象、读取目标对象标签上加载的数据或信息,并将其传输到应用软件,有些设备还可在标签上实现数据、信息的录入[1]。
2 RFID技术在航空救生衣维护中的应用
2.1 航空救生衣的维护特点
航空救生衣主要设计为旅客在应急情况下涉水或落水时提供足够的浮力。但在构造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航空救生衣为充气式,配备小型二氧化碳气瓶,通过气体填充救生衣腔体产生浮力。这样的设计优点是救生衣初始体积小,可以放置在入座椅下;缺点是由于救生衣存储在座椅下,平时不可见,需要定期对救生衣有效期进行检查。以波音777飞机为例,机上共有超过300个座位,依靠人工对救生衣逐一进行时寿检查,5名维修人员共需耗时约2小时,整体工作量大。在维修过程中,整架飞机救生衣集中送修,维修人员需手工输入、核对救生衣件序号,同生产批次的救生衣序号较接近,在维修过程中易产生录入误差。
2.2 RFID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问题,各家救生衣制造厂家都在探索解决方案,美国的Zodiac和EAM公司都推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救生衣的RFID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RFID标签、扫描设备、中继设备、终端处理设备。
RFID标签,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ATA SPEC 2000_2009标准中明确了航空领域应用RFID标识的行业标准,所有RFID标签必须满足任何复杂环境需求,可存储部件制造日期、维护信息和检查信息等重要信息。
扫描设备,可在短时间内持续读取上百个标签信息,并可实现部件在全寿命周期内跟踪。中继设备,连接标签扫描设备,并将扫描后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或终端处理设备:终端处理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在交互式平台上浏览完整的扫描清单,了解各部件的状态信息,并对失效和缺失的部件进行预警。
RFID技术运用到救生衣维护管理后,机载救生衣检查工作将由一名维修人员手持扫描设备从机舱的头部走到尾部进行数据读取,全程只需5至10分钟。是传统手工检查的1/60,大大减轻了一线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并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2]。
3 RFID技术在航空维修中的扩展
3.1 机舱应急设备管理
文章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网址: http://www.hkdlxbzz.cn/qikandaodu/2020/122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