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杂志社[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期刊栏[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数据库[10/30]
- · 《航空动力学报》投稿方[10/30]
航空镉镍蓄电瓶维护使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航空镉镍蓄电瓶有容量大、能适应大电流放电、自放电小、寿命长等特点,但不当的维护使用方法会对其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日常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中,一定要按规定严格实施
航空镉镍蓄电瓶有容量大、能适应大电流放电、自放电小、寿命长等特点,但不当的维护使用方法会对其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日常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中,一定要按规定严格实施,很多方面的问题应切实注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蓄电瓶工作可靠并达到其应有的使用寿命。
1 镉镍蓄电瓶在充电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镉镍蓄电瓶充电过程中释放出H2O,会使电解液体积增加,并产生气体,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气体越来越多,电解液液面升高,并从注液口中冒出,必须加强维护,随时将冒出的电解液吸掉。
(2)镉镍蓄电瓶,我们宜采取恒流充电的方式进行,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电解液外溢,防止因电解液腐蚀电池瓶壳体和其他部分而影响电瓶的使用寿命。
2 镉镍蓄电瓶在放电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镉镍蓄电瓶在用于蓄电瓶容量检验或使用中定期容量放电检验时,一般可以用0.5倍率电流放电。
(2)镉镍蓄电瓶放电过程中由于吸收水分,电解液体积会减小,必须适当补加电解液,直到将极板侵泡为止。
3 镉镍蓄电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电前将单体电池上的气塞取下。
(2)充电到3~4小时后,电解液上升,电解液会从注液口中溢出,必须及时用吸液管将它吸掉,不要让它流到组合箱内,以免降低电池组绝缘性。
(3)充电结束后,必须放置1.5~2h,待气体排完后才能将气塞拧上。
(4)在仓库中存放时间超过一年的蓄电池组,使用前必须用规定的充电制进行过充电,然后再以正常放电制放至20V,放电时间大于2h,才可使用,不到2h,必须再用正常放电制进行连续循环放电,持续时间大于2h(循环中间可更换一次电解液)方可按阶段充电制进行充电使用。
(5)充放电过程中,如发现个别单体电池电压不上升,充电三小时电压仍在1.2V以下,或充电时电压升高,记叙充电电压又下降到1.2伏以下,或充电态单体电池搁置期间电压下降很快,不到7天开路电压低于是1.2V以下,有的甚至为0V,有上述情况的电池称为短路电池,造成单体电池短路的原因有:a、在高温下持续充电过久,大量的过冲造成隔离物碎裂;b、电池中掉入金属碎片等导电物造成正负极板搭接;c、正负极板边缘有毛刺,充放电过程中,极板膨胀通过毛刺造成正负极板搭接。这种单体电池不能使用,必须更换,否则影响蓄电瓶的整体性能。
(6)绝缘性能检查。新电池组没有使用前的绝缘电阻一般应达到10兆欧,使用后不可避免总会有电解液溢出或因毛细现象而渗漏出来,此时绝缘电阻就要降低,用5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小于500欧则必须拆卸清洗。
4 镉镍蓄电瓶在维护工作中要应注意的问题
(1)镉镍蓄电瓶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25±10℃),避免阳光直射,冬天要有保温措施。夏天要有降温措施。
(2)镉镍蓄电瓶适宜在环境温度为20±10℃下充电,当电解液温度高于35℃时,蓄电瓶的充电效率降低,因此最好采用降温充电,否则应减小电流或暂停充电,待电瓶内温度降低后再充电,注意测量单体电池内电解液的温度,特别是蓄电瓶中间的单体电池的电解液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以下,也会降低蓄电瓶的充电效率,所以最好是在常温下充电,低温下使用,蓄电瓶充电过程中,不得有明火接近。
(3)蓄电瓶在25±10℃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含有氢氧化锂的电解液,否则将减少蓄电瓶的寿命。
(4)蓄电瓶内的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或充电时溢出以及充电过程中水的电解作用,会导致电解液液面下降,浓度升高。因此要定时地检查电解液密度和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根据电解液的密度来确定补加蒸馏水还是电解液。常温下使用电解液密度可控制在1.23—1.26g/cm3范围内,长期在低温-10℃以下使用,电解液密度必须在1.25—1.28g/cm3范围内,否则要影响蓄电瓶的性能。
(5)定期更换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蓄电瓶内的电解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碳酸盐,增大电池内阻,当碳酸盐含量达到50g/L或者电解液由于种种原因被污染时,会使蓄电瓶的性能显著降低,因此要定期更换电解液。一般情况下,按正常充放电制连续使用时,每50次循环应更换一次电解液,不经常使用可3个月到6个月更换一次。更换时,可将蓄电瓶内单体电池取出,拧下气塞,倒立,用手摇动将电解液倒出,然后注入新电解液再组装好。
文章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网址: http://www.hkdlxbzz.cn/qikandaodu/2021/0303/562.html